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动态 > 新闻动态 >

推动力量下沉、破解资源分散,山东潍坊——抓镇带村,振兴路上快步

时间:2020-09-10 | 栏目:新闻动态 | 点击:

近些年来,山东省潍坊市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,坚持整镇推进、整县提升,不断强化县市区党委抓镇带村的主体责任,充分发挥镇街党委龙头作用,着力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。

  该市压实党建责任,制定出台县市区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“八项职责”、镇街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绩效评估办法,创新建立党政领导班子成员“一岗双责”清单,督促县级抓镇带村、镇街抓村联户,层层压实责任。每年年初制定农村基层党建年度重点任务清单,清单落实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,作为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依据。2018年以来,先后有26名抓党建表现突出的县镇村党组织书记被授予全省“担当作为好书记”,23名镇街党委书记被提拔重用,9名履职不到位、完不成清单任务的县镇党委书记被约谈。

  针对镇村干部力量薄弱、人才匮乏的实际,该市大力推动党员干部力量下沉。全面落实党员干部联系点制度,县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分别联系1个先进村和1个后进村。推行镇街班子成员“三三制”工作法,三分之一时间在镇街抓分管业务,三分之一时间在社区处理日常事务,三分之一时间进村入户开展工作,镇街党委书记每年走遍行政村,班子其他成员走遍联系村每家每户,帮助解决问题,促进村级发展。推行镇街干部联片包村和驻村指导员制度,镇街干部每人包靠1-3个村,指导和帮助开展工作,推动人往基层走、事在基层办、难在基层解。

  围绕破解部分基层党组织服务资源零散、服务内容单一、服务方式滞后等问题,该市构建起以“服务平台+保障机制”为主要内容的党群服务体系。在县一级建设政务服务中心,在镇街一级建设党群服务中心,推进一站式办结;改造提升社区(村)党群服务阵地,最大限度方便党员群众。在农村社区,每个社区设立值班服务岗和驻村工作岗,一般不少于2名工作人员在社区办理服务事项,其他人员下访听民声、下村办实事;全面落实村干部集中办公、轮流坐班、预约服务等制度,确保群众随时能找得到人、办得了事。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制,每个村党群服务站确定1名以上“民事代办员”,确保群众服务需求有着落;健全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,每名机关干部联系3-5名党员和贫困户,每名党员联系10户左右群众,第一时间收集解决群众诉求。

  该市着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。聚焦队伍建设标准化,研究制定管理办法,配齐配强基层党务工作力量,高标准建成山东(寿光)农村干部学院,市县镇分级负责每年对所有镇村干部集中轮训一遍;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,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,扎实推进村党组织书记“一肩挑”;全面推行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,积分结果与评先树优挂钩;实施党员全员进党校培训工程,所有农村党员每年进基层党校培训一次,每3到5年至少进县级以上党校培训一次。聚焦党组织活动标准化,全市所有村党支部分别每月固定一天作为“主题党日”,统筹落实“三会一课”等规定动作。聚焦村级管理标准化,各县市区每月固定一天,组织各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“阳光议事”;专门制定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评估验收标准,采取专项述职、民主测评、查阅资料、入户走访、实地查看“五步工作法”,组织逐一验收,确保整顿实效;制定村级三务公开9条标准,大力推行数字电视公开、网上公开,不断扩大公开覆盖面。

  围绕确保村级组织有能力服务群众,该市持续强化基层基础保障。制定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,分类指导、精准施策,在县镇村分层选树一批先进典型,示范带动面上工作整体推进。全面开展清理村级合同、清理集体尾欠、清理闲置资产资源“三清”工作,规范问题合同13.6万份,清缴欠款14亿元,清理多占土地16.4万亩、房场4.1万处,村均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4.3万元。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工作质效,创新研发可视基层管理服务系统和“党建工作地图”APP,覆盖所有县镇村,推动工作在线化、数据化。

 

相关文章